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27txt.info,最快更新明朝大丈夫最新章节!

诸臣商议了一番之后,李景开始对六部衙门进行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

    户部被分割成三部分,分别是财政部,大明银行和人口土地部,其中财政部下设有大明税务总局。

    礼部被分割为教育部,外交部和宣传部。

    工部被分割为水利部,交通部,工程局和军械局。

    都察院分成两部,一部仍叫都察院(由原来的都察院和原六科给事中组成),另外一部分改为监察部(即虞乐亭负责的那些人)。

    吏部和兵部还有刑部暂时不动。

    原六部尚书晋升为内阁成员,即副总理大臣。

    不过由于李景执政以后,并未任命六部尚书,因此晋升的乃是各部侍郎,也就是沈正,杨柳风,周衡臣,杨柳风,方程,袁枢和虞乐亭这几个人。

    另外,武将的地位这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高奇,曹文诏,洪承畴,卢象升也被提为内阁成员。

    如此一来,内阁成员共有十四人,其中袁可立和徐光启虽是首辅和次辅,不过由于这两人并不理事,因此内阁成员实际上只有十二人。

    不过由于李景手中可用的高级官员太少,沈正等人大多兼职。

    沈正兼财政部部长和大明银行行长,张鳌任人口土地部部长兼税务总局局长。

    袁枢则兼任教育部和外交部部长之职,方程兼任工部两部部长和两局局长之职。

    虞乐亭兼任监察部部长。

    都察院都御史和宣传部部长由李景自己兼任。

    重设都察院并且重设原来的职务,李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直以来李景重用的都是自己嫡系的人马,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启用的这些人都察机构是不大敢管的,就算敢管,管的也是下面的低级官员。

    现在这些人不敢乱来,不代表他们不想,实是惧于李景的威严。

    但是一旦李景不在了,那么这些高官就没人能管住他们了,除非李景在此之前就把他们全部拿下,

    不过这样一来,就会重蹈当初朱元璋的覆辙,必然会留下一个容不下功臣的骂名。而且从感情来讲,李景也不想那么干。

    那么就得有一个能钳制这些功臣的部门,这个部门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除了最高长官的职务很高(正二品),剩下的十三道都察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的职务都很低,让低级官员监管高级官员乃是朱元璋的创举,应该说朱元璋设置的这一职务还是有其高明之处的。由于这些人的品级低,正常来说,没有真凭实据他们是不敢乱来的。因此只要他们出来说话,基本上都是证据确凿。

    实际上朱元璋在的时候都察院在都察官员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用处,只是到后来皇帝越来越无能,尤其阁臣的权力原来越大,为了争权夺利,都察院的言官开始沦为朝臣们斗争的工具。

    即便如此,让低级官员有说话的权力这种制度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李景砍掉这个机构其实是不妥当的。

    而把都察院和宣传部独立出来,即便遇到强权人物,有都察院弹劾再加上舆论宣传,那么即便再强势的人也得被迫辞职,只要他们能辞职,以后就好办了。

    当然,这个武器李景现在必须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因为李景得罪的人太多,而且自己也不敢说一点错误没有,要是被这帮人抓住痛脚大肆攻击,李景也受不了。

    因此,在制度没有完善之前,李景是不会让这两个部门脱离自己的掌控的。

    对于李景重设都察院,虽然有一些人不理解,但是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拥护,尤其是那些文人们。

    对于这个结果,李景倒是没有意料到。

    如果说都察院得到了文人们的拥护,那么成立教育部则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

    虽说明朝有很多书院,但是其中只有一部分由官府承担费用,大部分书院是私人承担费用。

    而教育部成立后第一条规定就是,大明所有书院通通划入教育部管辖,也就是说,所有书院的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同时将会大量开办学堂,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当然,李景开设的学堂不会只教授国学,还要教授别的学科。

    考虑到当时世界科学的状况,许多学科是开设不了的,只能开设一些比较实用的学科,比如说水利学,工程学,建筑学,数学,医学之类的。李景相信,数年以后,通过专科学校的教育,国家必然会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而且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李景要求每个省份必须开设包含这些学科的学堂。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